产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拉毛漆

贝博改名bb:跃升发展中的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来源:贝博改名bb    发布时间:2025-10-09 09:42:35

详细介绍

贝博棋牌bb:

  郑州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我国新一轮经济迅速增加周期,外部环境更加开放,市场体制更完善。同时,也面临着中部崛起和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谭永江/摄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产业开发区。近5年来,郑州高新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强力推进高智力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新型工业示范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科技新城区建设。其中,郑州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的上涨的速度,经济总量壮大,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郑州高新区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力提倡产学研结合,注重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及制品产业、生物技术产品及制药产业、以通信设施及计算机网络和软件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设备及仪器仪表产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地位逐步确立,对整个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对整个工业的贡献率为86.1%。

  产业集中度提升、结构特色突出,是郑州高新区发展的一大特色。据相关数据统计,高新区集中了河南省50%以上的软件骨干企业,通过“双软”(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占全省的比重达到40%,软件产业占全省出售的收益比重达到50%。区内集中了全市80%以上的超硬材料产业,占郑州市该产业产值的60%以上;生物技术产品和制药产业骨干企业40家,占郑州市该行业产值的80%以上,成为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集中发展地。机电一体化及仪器仪表产业等一批企业也在全市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郑州高新区还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技术创新体系。15万平方米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以及以企业为母体的25个工程技术中心都先后进驻高新区。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机械研究所、金属制作的产品研究院等一批在中原地区驰名的大学、科研院所也相继入驻高新区,并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逐步实现了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由生产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十五”规划末,全区拥有博士近200人、硕士近1000人,企业从业人员中70%以上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9家,占全省的30%,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达到795种,占全省的20%;累计获得授权的专利项目300余项,其中有100余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拥有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40多种,共有1000多项区内外的科研成果在高新区转化为生产力。高新区努力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投资环境,已有美、日、德、英、新、韩等近20个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在此投资,共有73家外资企业在高新区创业。

  郑州高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我国新一轮经济迅速增加周期,外部环境更加开放,市场体制更完善。同时,也面临着中部崛起和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

  2007年,按照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郑州高新区的建设取得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30%以上,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 42.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3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2%,同比增长35.8%;实际利用外资5322万美元,为年度计划的100.9%,同比增长30.5%;利用域外资金15.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3.3%,同比增长62.6%;出口创汇18000万美元,为年度计划的158.2%,同比增长9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79.3%,同比增长6.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6.7%,现价同比增长26%,可比价同比增长17%。海尔集团、三一重工、713研究所等有名的公司及316家域外企业纷纷进驻。全年开工建设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6.84亿元。随着郑州明泰实业有限公司、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夯实郑州高新区的产业基础。

  高新区在全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培植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注重发展软件产业和电子科技类产品制造业,组建了高新区轨道交通电子技术联盟和河南省信息与服务外包联盟,有效地推动了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群体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公司中出售的收益超亿元企业达到2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公司的24.5%,2007年实现出售的收益21.59亿元。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区内16家企业的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4个产品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3个产品申报了省高品质的产品,2个产品被评为省免检产品,1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

  产学研结合系统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关于鼓励与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郑州高新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高新区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全面合作和对接的工作机制,共达成16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开展工作,引进外国专家13名。整合孵化资源,完善孵化服务体系,新“毕业”企业50家,孵化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专业孵化器建设速度加快,大学科技园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专利产业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建设平稳推进;2007年全区申报专利数量突破500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家,高新技术产品154项。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62家,占全市的63%,占全省的20%;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产品1130项,占全市的56%,占全省的22%。

  2008年,郑州高新区将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的总要求,努力实施“产业园区建设、规模产业打造、城中村改造整合、生态和城建、文化和公共设施建设”五大工程、五大突破,为实现3年翻番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科技高新、产业高新、生态高新、和谐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郑州高新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计划达到53.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920万美元;利用域外资金20.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

  为此,郑州高新区将加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全年新增出售的收益超1亿元企业5家、超10亿元企业3家、超20亿元企业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公司20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全年实现挂牌上市交易企业3家,15家进入改制程序,努力进入国家创新型园区行列。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园区为重点,加强完善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一个中心七个平台”方案的实施与运作,重点在产学研结合系统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人才信息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和公共研发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实现突破,逐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高新区计划2008年底以前,全部建立市级以上研发中心,80%以上经认定并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研发中心,培育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市级创新型企业。开发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产品。鼓励企业组织自主研发工作,实现新增企业发明专利比2007年增长30%,新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产品50种以上。力争1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3个产品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创造条件设立国家实验室。

上一篇:新疆双嬴农副产品国际博览中心

下一篇:加菲猫大逃跑最新版